2025年最重要的经济事件没有人能预料到中美都嗨翻天了

来源:易倍体育    发布时间:2025-03-30 10:55:06 admin

  2024年年底2025年年初,上亿外国博主自嘲是“TikTok”难民,在美国政府的禁令压力下转战其他平台,其中很大一部分“逃难”到了小红书。

  1月15日,路透社转述The Information的报道称,除非美国最高法院介入阻止禁令,否则TikTok计划在星期天(2025年1月19日)即联邦禁令生效之日,关闭其针对美国用户的应用程序。

  广受欢迎的一款全球APP在禁令之下不得不关闭,让人联想起16世纪重商主义背景下,国与国之间的商业互相封锁。

  但国际化之墙真的会因此而高耸吗?未必,蜿蜒曲折的国际化之路总会寻找自我的突破口,经济规律不会被阻挡。

  不管TikTok上诉能不能成功,未来是不是出售给马斯克,上亿美国用户不会束手就擒,消费不会消失,只会转移。

  截至2024年7月,印度尼西亚是TikTok受众最多的国家,有近1.576亿用户;美国位列第二,TikTok用户约为1.205亿;巴西位居第三,有近1.053亿用户‌。如果不加限制,全球数字还将大幅增长。

  1月13日联合早报报道,大量外国博主近日纷纷转移到中国另一款社会化媒体小红书上,助力后者在星期一(1月13日)飙升至苹果应用商店下载榜首位,成为新奇的网络风景。

  “你好,我是TikTok难民。”“我不知道如何用,我只是在按按键,但是小红书,我来了!”“这是个很棒的平台,要是有滤镜功能就更好了。”

  不过48小时,太平洋好像不存在了车水马龙路,人如织注,你来我往,此刻大家都是老外。

  除了小红书,其他平台也不遑多让。1月15日华尔街见闻报道,许多国内网络公司也借机玩起了梗,试图吸引这波流量。

  美团强调自己的优惠:Use this discount(用美团享受折扣);

  阿里巴巴发帖“阴阳”了一把亚马逊:表明了自己是亚马逊供货源,想赚钱就找阿里。

  美东时间2024年12月6日,美国联邦上诉法院维持了美国总统拜登4月签署的TikTok相关法案,据该法案要求,字节跳动被限期约九个月剥离其美国业务,否则将面临美国全国禁令。

  2025年1月10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就是否应阻止实施对“TikTok”进行限制的新法举行了口头辩论,情况不容乐观。在最后关头,12日下午,“难民”蜂拥进入小红书。

  估计美国方面也没想到,岛民们会以这样的一种形式集体抗议。毕竟不是几百年前了,用那样的封闭手段封不住现在的互联网原住民,除非彻底隔绝,双方谁都受不了。

  字节一直在应对不确定的未来。2024年11月13日媒体披露,字节跳动宣布用户将可以通过TikTok账户直接访问其新推出的社会化媒体应用Lemon8,两个平台将共享统一的用户登录,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创作者能够正常的使用一个帐户登录两个平台。

  非常方便,但有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Lemon8会不会被牵连,毕竟来自于同一个母体。

  有篇文章说,Lemon8从2020年开始在日本上市,逐步扩展到美国和东南亚市场。当年3月,字节跳动推出了名为Sharee的社交软件,主打分享和种草功能,没有打响。2021年9月,Sharee正式更名为Lemon8,进行了全面的功能升级和市场定位调整,面向二三十岁的年轻女性用户,打造一个兴趣种草社区。在这里,用户都能够分享自己的购物心得、生活经验、美容技巧等,通过图文和视频的形式展现给其他用户。

  超像小红书的小黄书在海外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今天小红书的火爆有小黄书的功劳。

  另一方面,小红书的体量足够大。这家成立于2013年的公司在国内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截至2024年7月,小红书的月活跃用户约为3亿,还在快速成长。根据PitchBook数据,小红书在2024年7月完成了一轮由博裕资本和红杉资本集团等投资者参与的融资,估值达到170亿美元(232亿新元),总计筹集资金超过9亿美元,拥有2000多名员工。

  小红书的母体是中国企业,美国法律无法禁止,难道要禁止美国的消费者到中国的商业平台?

  这一次的集体迁徙直观表达了禁令的搞笑。有些美国TikTok用户称,他们选择小红书,因为听说与TikTok相似,以此表达对禁令的不满。用户名为“allieusyaps”的博主表示,他和其他创作者不会回归Instagram或脸书,而是选择了小红书。他在帖子中写道:“瞧,下周我可能就没有工作了,但我们要学普通话了!”

  当然,这一次集体迁徙还反映了中国产业真正的优势所在,即活跃的商业互联网和社交平台,以及在全球产业链中制造业的极致性价比。不管是TikTok还是淘宝还是拼多多,离开了活跃的切中人心的平台,以及全球找不到第二家的性价比产品,就无法席卷全球。

  1月13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上,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介绍,2024年,我国出口规模首次突破25万亿元,达到25.45万亿元,同比增长7.1%,连续8年保持增长;同年,我国进口18.39万亿元,增长2.3%。

  作为第一大货物贸易国,2024年,制造业占我国出口总值98.9%。最大的出口目地东盟(ASEAN)增加了12%,欧盟增长3%,对美国出口增加4.9%。对日本出口比去年下降3.5%。

  房地产火热的时候有句话,在重庆做过房地产还能活下来的,不怕到任何地方竞争。换个说法,在中国做过商业、制造业还能活下来的,不怕到任何地方竞争。

  这不会因为1月20日特朗普重返政坛而改变。一个TikTok倒下了,千万个TikTok站起来。

  从过去几年的贸易数据看,中国的制造业优势封不住。事实上,发展并且壮大制造业优势,在全球潮流中倡导国际化,是逆全球化过程中中国经济的最优解。

  1月14日,Zero Hedge发表了一篇文章,比亚迪是特斯拉全球电动汽车市场占有率主导地位的唯一真实的竞争者。

  文章引用电动汽车制造商CleanTechnica的数据,截至2024年9月,特斯拉仍就保持2024年全球销售的电池电动汽车(BEV)领域的最大市场占有率,但略有下降,2023年,特斯拉的份额为19%,2024年前9个月降至18%。、

  中国公司集团比亚迪除了生产插电式混合动力和全电动汽车外,还生产独立的电动汽车电池和相关电子科技类产品,2021年至2024年期间,市场占有率增加了9个百分点。

  现在,竞争已经白热化。2023年,全球共售出1400万辆电动汽车,其中70%为纯电动汽车。84%的轻型汽车使用传统的内燃机或其他非电动燃料。混合动力车和纯电动汽车的最大出口国和市场是中国,分别占65%和59%。

  新能源车还将发展。1月13日,中国汽车智库三十人智库君发表文章认为,2024年,我们国家新能源汽车年度产销均首次突破1000万辆大关。根据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最新预测,2025年的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1650万辆(含出口)左右,增速接近30%,渗透率超过50%,内需有望达到1500万辆,渗透率超过55%。

  亚仕龙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FISITA中国大使刘小稚博士认为,新能源继续增长是没有悬念的,悬念在于以什么样的速度上涨,如果总销量能够达到3300万,那新能源的销量有很大的可能超过1600万。

  比亚迪是新能源车发展过程中的代表企业之一。2024年,比亚迪反超上汽集团25.91万辆,成为2024年国内销量冠军,蝉联十余年的上汽集团退居第二。427万辆的年销量,让比亚迪在2024年拿下“三冠王”:中国汽车市场车企销量冠军、中国汽车市场品牌销量冠军、全球新能源车市场销量冠军。

  中国的新能源车以光速在竞争,是全球的卷王之王。与英伟达等高利润企业不同,特斯拉要保持优势,必须与中国的制造业相结合。这也是马斯克在中国建厂的最终的原因,一个企业家纵然有天大的梦想,在做决策时还是理性的。

  2025年元旦这天,车家号发布了一篇文章,特斯拉专门生产Megapack储能电池的上海超级工厂已开始试生产,预计量产将于2025年第一季度开始——距离开工不到一年。

  如今,美国在经济领域过度封闭。拜登政府即将下台,却出台了一系列匪夷所思的政策。

  1月14日法新社等新闻媒体报道,拜登政府出台禁止联网汽车使用中国软硬件新规,作为打击来自中国的汽车软件和硬件的一部分,这些规定将有效禁止几乎所有中国汽车和卡车进入美国市场。

  此前,由通用汽车、丰田汽车、大众汽车、现代汽车等车企组成的美国“汽车创新联盟”要求延长一年时间以满足硬件要求,但最终未获成功。

  看看TikTok难民移民小红书,看看马斯克加大中国投资,就知道在当前的互联网时代和全球化时代,古早的贸易政策可能早已失去了效力。

  2025年,政策走向如何?长期资金市场形式如何?是隐而不发,还是有更多的利好?2025年的市场还是牛市吗?背后隐藏的逻辑是什么?

  房子、股票、基金、保险、存款如何分配?手里的钱放到哪里才安全?才能做好防御?

  米宅联合破竹重金邀请了国内顶级大佬进行独家分享,管清友、潘向东、吴小平、老马、董小姐、任帅波、米公子等数十位顶级大佬!

产品中心

成功案例

技术支持

新闻资讯

131-1140-8288

周一至周日 07:30~21:30

易倍体育